这是一篇来自The Ringer的深思文章。随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大都会》的发布,人们,包括我在内,不可避免地会指出他在1972年至1979年间的四部电影连拍,包括四部冷酷的经典作品(《教父》,《对话》,《教父2》和《现代启示录》)。科波拉的四部电影在我们的1970年代影评人投票中进入了前十名。
这是我们在‘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和‘10年代的其他投票中尚未遇到过的情况。希区柯克在‘50年代投票中有三部电影进入前十名。库布里克在我们的‘60年代投票中有两部电影进入前十名。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也在我们的‘90年代和‘10年代投票中有两部电影进入前十名。很难找到一位导演能连续发布4到5部真正的经典作品。
如果《斯巴达克斯》不算是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因为他完全否认了这部电影,那么他的连拍可以真正延伸到《杀戮》,《光荣之路》,《洛丽塔》,《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巴里·林登》和《闪灵》。这就是连续八部大作。说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看看他在1958年至1964年间拍摄的《眩晕》,《西北偏北》,《惊魂记》和《群鸟》。这是一串美妙的影片,可以与科波拉的连拍相媲美。
泰伦斯·马利克的情况更复杂,但应该还是算数的。他在‘70年代拍了《劣地》和《天堂之日》,然后消失了20年,之后给我们带来了《细细的红线》,《新世界》和《生命之树》——这也算是五部连续的伟大电影。还有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他从1997年到2012年的连拍巩固了他作为现代大师的地位,包括《不羁夜》,《木兰花》,《醉乡民谣》,《血色毡途》和《大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系列电影将被视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之一。我还要提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98年至‘02年间令人惊叹的系列影片,这是他有史以来最好的连拍:《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和《逍遥法外》。在此之前,斯皮尔伯格发布了一些经典影片,但也有一些真正破坏连拍的劣作(《虎克船长》,《1941》,《永远》)。
我是大卫·柯南伯格1980年代作品的忠实粉丝,特别是《录魂器》,《死亡地带》,《变蝇人》和《孪生恶灵》,所有这些电影在1983年至1988年间连续发布。我也非常喜欢查理·卓别林(1925-1936年间)的作品:《淘金记》,《马戏团》,《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The Ringer文章中一个显而易见的遗漏是完全没有提及外国导演。
他们应该包括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他在1960年至1966年间也连拍了五部杰作:《奇遇》,《夜》,《蚀》,《红色沙漠》和《放大》。同样还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安德烈·卢布廖夫》,《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和罗伯特·布列松(《乡村神父日记》,《逃亡者》,《扒手》,《于是巴尔塔扎尔》,《穆谢特》)。另一个可以添加到名单上的导演是黑泽明,他有多次连续四部或五部电影的连拍。
我更倾向于他的1950年至1957年的连拍(《罗生门》,《生之欲》,《七武士》,《生者的记录》和《蜘蛛巢城》)。也就是说,科波拉在1970年代的成就很难匹敌。他用那四部电影定义了整个十年。最悲哀的是,与上述提到的导演不同,科波拉在《现代启示录》之后再也没能成为同样的导演——这部电影完全摧毁了他作为一个男人和艺术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