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无国籍生活:他25岁,没有工作、没有教育、没有国家

新加坡-他的日子大多在克兰芝的组屋楼下和公园度过,但当朋友们去工作时,Ricqo Rafiezuwan先生经常感到孤单。小时候也一样。他会等朋友们从学校回家一起踢足球。这位25岁的小伙子从未上过学。他不知道在嘈杂的教室里上课、在早晨集会上唱国歌或参加考试是什么感觉。他自学了简单的英语和马来语,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仍然艰难。

尽管他出生在新加坡并从未离开过国家,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Rafiezuwan先生是新加坡853名无国籍者之一。这意味着他不被任何国家承认为公民,没有国籍。作为一名在新加坡的无国籍成人,他不是永久居民(PR),没有享受资助教育、医疗和住房的权利。他告诉《海峡时报》,他出生于一位未婚无国籍母亲,由母亲的朋友,一对无子女的50多岁的新加坡夫妇抚养长大。

这对夫妇从他婴儿时期起就把他当作儿子养育,家庭住在克兰芝的两房组屋中。Rafiezuwan先生把他们视为父母,称他们为妈妈和爸爸。他的“爸爸”是一名清洁工,“妈妈”是家庭主妇,他们当时不知道他的无国籍状态,或如何用他的身份文件把他送进学校。他们曾试图从亲戚那里拿到他的出生证明,当时他的生母被监禁,但未能成功。

Rafiezuwan先生偶尔会与生活在新加坡且现在是永久居民的生母通话,但她从未为他申请永久居民身份。Rafiezuwan先生向《海峡时报》出示的出生证明上写明他出生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并注明“这孩子出生时不是新加坡公民”。出生证明是取代丢失或损坏的出生证书的文件。Rafiezuwan先生直到2019年才知道自己是无国籍状态,那次在克兰芝,警察检查他的朋友群时发现他没有身份证。他说:

“我告诉他们我没有身份证”,并且他们对他产生了怀疑。但在与他的养父母谈过之后,警察建议这对夫妇咨询他们的议员。他们这样做了,问题被转交给移民与关卡局(ICA)。这个机构为Rafiezuwan先生发放了特别通行证,并在申请后颁发了出生证明。一位朋友后来建议Rafiezuwan先生向克兰芝的扶轮社新加坡家庭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在家庭服务中心,他的社工Muhammad Khalifah Nazir Mohd Ali先生帮助他理解如何向有关当局申请特别通行证期间在新加坡工作的许可。Rafiezuwan先生于7月份获准在新加坡工作。然而,找工作却很困难。在仓库工作了短暂一段时间后,他申请了三个清洁工职位。第一个公司不确定是否应该雇用无国籍人;第二个公司告诉他“没有雇用无国籍人的配额”。他正在等待第三家公司的回复。

Rafiezuwan先生说:“我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有问题。我想工作挣钱来帮助他们。但很难(说服)别人雇用我。”银行告诉他不能开设账户。《海峡时报》的调查显示,一些银行要求非新加坡人提供护照和税务居住证明等来开设账户。他感到迷惑:“我在新加坡出生并且住了一辈子,难道我算是外国人吗?这让我很困惑。”因为没有学历背景,他缺乏自信,常常称自己为愚蠢。Rafiezuwan先生说: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很愚蠢。我所有的朋友都很聪明,他们都受过教育。我从未进过学校。当他们谈论小六会考或类似事情时,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根据内政部(MHA)的统计,生活在这里的无国籍人数近年来有所减少,从2016年1月31日的1,411人减少到2020年11月30日的1,109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居住在这里的853名无国籍人中,76%持有PR身份,可以获得医疗、住房和教育的补贴。

Rafiezuwan先生是24%的未持有PR的无国籍人之一。移民与关卡局为他们发放特别通行证,使他们可以合法地在新加坡生活。该部表示,特别通行证的有效性因人而异。Rafiezuwan先生每年都需要续签一次通行证。内政部指出,一个人可能无国籍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可能选择放弃外国国籍,另一些人可能因触犯法律等原因而失去或被取消出生国籍。

“别人可能生于此地但因父母并非新加坡公民且未从母国为孩子获得国籍而无国籍。”73岁的Phua先生(拒绝透露全名)也处于类似情况。他的父母从未为他办理新加坡国籍,即使他的几个直系亲属在搬迁到新加坡后已成为新加坡公民。Phua先生在新加坡生活了65年,但一直是无国籍且未获得永久居民身份。1959年,当他八岁时,为了逃避种族暴力,他和母亲及三位兄弟搭乘舢舨从印度尼西亚逃到新加坡。

新加坡独立后,他的母亲带着三个弟弟去当局登记身份。Phua先生持有印尼语和荷兰语的出生证明,但当时由于家人想“保留”一个印尼人以便必要时返回印尼,所以未随同母亲和弟弟去登记。结果,他的母亲和弟弟们最终成为新加坡公民,而他则留在无登记移民状态。在2000年代初,他被警察在路障上拦下并因被怀疑为非法移民而拘留后,被判定为无国籍且获发特别通行证。

Phua先生与兄弟住在租赁组屋内,现在在加油站工作,每月收入1,750新元。他可以合法在新加坡工作。他的薪水存入兄弟的银行账户,因为他自己不能开设账户。他用普通话说:“有问题时,我得找我兄弟帮忙。我希望能自己处理这些事,而不是依赖别人。”但他很感谢能够在新加坡工作,他还在失业期间受到单位的经济援助。2021年,疫情期间他失去机场搬运工工作后,曾收到约一年的ComCare援助。

一份社会服务办公室(SSO)的信件显示,他在最初六个月内每月获得430新元的援助。Phua先生最大的心愿是回印度尼西亚民丹岛的Tanjung Uban家乡。他自1959年离开后从未返回过。他说:“我没有护照,旅行很困难。我害怕一旦离开,不能回来。”《海峡时报》了解到,无国籍人士旅行前需要有关当局签发的旅行证件。

Phua先生没有犯罪记录,并向国会成员及律师Richard Siaw寻求帮助,后者无偿为他提供法律援助。他已经三次申请PR身份,但至今未获通过。内政部表示,当无国籍人士申请永久居留或公民身份时,移民与关卡局会根据多种标准评估每个申请。这些标准包括申请人在新加坡的居住时间、家庭状况、经济贡献、教育背景、年龄和与新加坡人的家庭关系。申请者的无国籍原因也会综合考虑。

无国籍人士面临的挑战引起了国会议员的关注。2021年,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议员Christopher de Souza向社会及家庭发展部询问无国籍人士能获得哪些类型的社会和经济援助。部长Masagos Zulkifli在书面答复中表示,单位认识到非PR无国籍人士在某些医疗条件下可能需要经济支持。他补充说,居住在单位资助的疗养院或残疾人家的低收入无国籍人士可以获得护理补贴。

MediSave还可用于非公民或PR的直系亲属,包括无国籍人士,这可以帮助减少其无国籍家庭成员的医疗账单自付部分。他表示,公共医疗机构提供的补贴和经济援助普遍针对新加坡公民和PR。关于经济援助,部长表示,SSO可以灵活处理,特别是无国籍者年长、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时间长、现在无法工作且无家人支持的情况。

如果非PR无国籍者有医疗需求,如医疗账单或欠款,或教育需求,如学费或考试费用,SSO会推荐他们寻求社区伙伴的帮助。教育方面,教育部(MOE)告诉《海峡时报》,在单位和单位资助学校及高等院校中,无国籍PR学生按PR费用收费,而非PR的无国籍学生按国际学生费用收费。只有新加坡学生有资格获得资助计划。“PR、国际学生和无国籍学生可以向他们的学校、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寻求资助建议。”

39岁的Norazikin Omar女士是无国籍者但具有PR身份,她得以将三个孩子都送进学校。她的丈夫和六岁、八岁及十岁的孩子都是外国公民。她的母亲是马来西亚PR,最近获得新加坡国籍,父亲是新加坡人但她出生时在监狱。Norazikin女士不确定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无国籍,但她认为是因为父母未婚且母亲在当时是外国籍。

作为家庭主妇,她的丈夫目前持有短期访问准证在新加坡,希望能获得长期访问准证,以便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家庭居住在义顺的两房租赁组屋里。她表示,家庭经济紧张,但单位援助使他们得以维持生活,他们每月大约获得1,200新元的SSO资助,孩子们的学费由MOE资助。Rafiezuwan先生希望能参加国民服役以增加获得PR身份或公民身份的机会。他也希望找到并保持一份工作,以展示自己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

Rafiezuwan先生有一位新加坡女朋友,他希望有一天能与她结婚并组建家庭。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无国籍者,错失接受教育的机会。婚姻登记处网站显示,如果任何一方是外国人,至少一方必须在提交结婚申请前连续在新加坡居住31天。Rafiezuwan先生说:“我想结婚。我真的想要这个。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和聪明的人,不像我一样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