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恩·戴维斯站在1964年奥运会准备进行他那次传奇的第五轮跳跃时,他回想起教练罗恩·皮克林的忠告。“当你在跑道上时,要注意看体育场顶部的旗帜,因为那是风的良好指示器,”他说。东京奥运会的跳远决赛条件极其恶劣,有强劲的逆风、倾盆大雨,煤渣跑道上积满了水。戴维斯偷听到世界纪录保持者拉尔夫·波士顿告诉队友,他认为那天无人能跳到八米。但当他看到那面忠实的旗帜下垂时,这位威尔士运动员意识到机会来了。
他冲下跑道,踩上板,跃入湿透的沙地。记分牌转过来显示8.06米。这个距离不仅让戴维斯赢得了奥运冠军,还让他获得了“跃跃欲试”的终身绰号。对于22岁的南提莫尔小伙,最后一轮跳跃让人紧张不已。苏联选手伊戈尔·特罗万耶相同样是热门,但他只能完成7.99米。随后,现任冠军、来自美国的波士顿走上前来。他的成绩看似接近,但仍比戴维斯的第五轮成绩短了4厘米。戴维斯将那天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心理韧性,以及一点运气。
“你需要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并怀有参加奥运会的梦想,并有可能入选、也许进入决赛,”戴维斯在今年早些时候说道。“这需要很多的奉献精神、大量的雄心壮志,而在当天你需要一点运气。”波士顿去年以83岁辞世,但在1964奥运会50周年时与戴维斯重聚。“那是一个下雨的日子,雨一直在下,”波士顿当时告诉BBC威尔士电台。“在美国下雨天我尽量不出去,所以我对此没准备好。那是我参赛经历中最糟糕的一天之一。
“但我总是说这对于一个冠军来说必须利用眼前的条件,而这正是你所做的,祝贺你做到这一点。”戴维斯表示,他听到波士顿对天气的评论激励了他。“我一直将拉尔夫和伊戈尔视为不可战胜的偶像,”戴维斯说。“但当我听到拉尔夫那样说时,我意识到对于他们来说条件也很艰苦,我觉得我有机会,因为我曾在威尔士类似条件下跳过八米。”